|
明朝初年,有一天,朱元璋帶人打獵,看到一匹駿馬從眼前疾馳而過,觸景生情,出上聯(lián)曰:風吹馬尾千條線。長孫朱允炆(后來的建文帝)對曰:雨打羊毛一片氈。四皇子朱棣(明成祖)對曰:日照龍鱗萬點金。兩個下聯(lián),從字面上看,都很工穩(wěn),但從境界、氣勢上看,則有云泥之別。后來,雄才大略的朱棣取代建文帝,似乎從這一刻就埋下了伏筆。
5 ?' r. [1 n$ m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也就是說,一個人要站得高,看得遠,經(jīng)得起磨難,耐得住寂寞,才有可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 Y) K( o' m) }* r
王陽明十二歲時,問啟蒙老師:“何為天下第一等事?”老師答曰:考取功名。王陽明反駁道:依我看,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圣賢!這位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將立德、立言、立功集于一身的圣人,首先在于他的境界高于常人。清代書法家吳德旋說:“要知坡公文章氣節(jié),事事皆為第一流。余事作書,便有俯視一切之概,動于天然而不自知。”人生需要有大視野、大胸懷、大境界,才有可能像蘇軾一樣走出小我,觸手生春。
2 T9 L" o; }$ Y/ `. M' }0 Q, f 話說乒壇四杰之一的石無才,本名石曉塘,因祖居圭峰山下,故自號圭峰山人,擅長國畫書法,現(xiàn)為陜西省美術(shù)家學會會員,陜西省書法家學會會員,陜西省及西安市美術(shù)教育學會理事,并出版了《夢縈終南》書畫作品集。他的畫作意境唯美,平中見奇,靜中顯趣,啟人遐思。惠無知賦藏頭詩贊石無才曰:
* \: \$ i8 r7 q0 M- [* s 石無才,關(guān)中人,曉通書畫藝超群。7 B5 R5 a a7 D
塘生菡萏添清趣,笑居西川心在秦。
, O- s" V, E% A$ w! A 網(wǎng)名終南山人的王敏生先生詩贈石無才曰:
6 n: q0 o/ X* Z9 W' l/ T 觀曉塘山水畫有感. @5 f6 e9 v# m
敬德唐塔草堂煙,高冠瀑布圭峰山。
4 ` `: S( t2 t- G0 F9 K 魂牽夢繞揮不去,唯將思緒寄筆端。8 ^+ K$ `- ]; V# ~6 M' Z
又
( r* p2 q5 y* H& f/ B4 g6 M 晚年寓居在四川,時刻思念舊家園。! W, k- z% Y% g2 F5 b
千言難表戀鄉(xiāng)情,揮毫潑墨繪南山。
* X. C# o( p* }4 m 觀滄海不避拙陋,為圭峰山人《也思歸去聽秋聲》題詩曰:; J5 M! C, D8 \7 u0 x: L2 J$ t
葫蘆蔓上掛葫蘆,殘枝敗葉一并休。; X9 h8 j( Q7 p G: K8 J
剪去三千煩惱絲,得神忘形方是秋。% m* A9 G4 p5 r6 g+ ^
又- Z8 w% I5 c B; Z7 H$ E
刪繁就簡畫葫蘆,圭峰山人意趣悠。( p& Z. i5 j9 Z$ t
莫譴俗事縈吾耳,老夫樹下欲聽秋。
! |% q7 K' b1 u1 H* l4 L# {" V$ A 觀滄海題圭峰山人《客舍青青柳色新》詩曰:' x# F$ _$ s2 ]. p4 ^& h+ h' h' v
客舍青青柳色新,轉(zhuǎn)眼又是一年春。
/ e: m3 X5 V& [: N 莫愁前路知音少,天涯何處無此君?& |: ^+ K' n: V' ?. R
又
" {' ?4 A6 z* d7 M 遠行最怕細雨紛,無花無酒傷客心。
' S7 m P6 ~. Y# n3 c4 r# t 勸君抬頭路邊望,無限柳色正撩人。
* b1 T. U) W6 i& d4 E/ Z 藝術(shù)源于生活,某日,戶縣五竹鄉(xiāng)兆豐橋小學一位三年級小同學的美術(shù)本上,配了這樣一句話:走過小橋,河邊盛開著千年的美女!石先生無意讀到,靈感頓生,當即創(chuàng)作《美女荷花》一幅,觀滄海題詩曰:$ F3 E- }5 ~& R( \, T
漫步過小橋,河邊開美女。* x6 `0 |! \1 h0 Y- H: w
千載過客多,誰曉塘中趣?
1 C+ M+ f6 Q# Z) C& \% s+ {# B 又
! p& Z& t+ Q( C% |# p 小河靜靜穿流,塘中清清幽幽。& p/ `& e0 x0 j) k V& ~( M
仙子凌波出水,行人誰不駐足?. K# M. h& D0 G/ P( ~& F" S
觀滄海題圭峰山人《梅雪爭春》詩曰:
1 n: Y; C- T& e5 l, q. D2 _% F9 _ 淡淡綠色淡淡黃,燦如明珠在樹上。; I- W" f3 o+ S& ^' D
應是嫩蕊初含苞,不嗅也覺唇齒香。# s' f3 z4 N, D3 [; T- R, J
又
/ X( A1 _! M3 N1 e( q! t& a6 p 淡淡鵝黃淡淡綠,無限生機在孕育。2 Q& V/ Y. D2 R" _1 c0 U
不似天上無根花,太陽一出全化去。
2 K" N+ K1 U: ?. M% A' O7 Q- y 石無才自題《山居圖》曰:
# A$ R# Q5 O8 y1 p 山行有同伴,不覺道路險。
; M! e( O9 y% z: x! L2 m! H 問君居何處,遙指白云間。
4 b& J+ H, ?# Y8 z6 N( N; e1 ? 又
) o1 K* S: b6 ~0 g6 H, G4 d N 一壺清茶一杯酒,天下奇書一網(wǎng)收。1 w F# k2 u! n( ?! @6 l1 o9 r% {
窗前看山思畫理,枕上覓句入夢游。
" \$ R$ s \' B( d( j5 y 再說一中乒協(xié)顧問楊新和先生,在一中資格很老,故事很多。那一年,一群教師外出吃飯,楊先生想要用餐巾紙擦嘴,于是,喊來女服務員,卻忘了餐巾紙這個名稱,情急之下,說道:給我拿一包衛(wèi)生巾!服務員大驚失色,旁觀者則個個笑得肚子疼。又一次,陳金曹先生母親去世,一群教師前去吊唁,因楊先生年長,所以公推他代表大家上香。上完香,楊先生后退兩步,大聲說:向曹老夫人行三鞠躬禮!旁邊有人提醒他說錯了,他急忙更正:向金老夫人行三鞠躬禮!一錯再錯,讓大家哭笑不得。
t7 y8 {: w) U( m2 j! o 在一中乒壇,楊先生以教授女徒弟而出名,被公推為女隊教練。為感謝師傅恩德,美女徒弟又是請吃飯,又是贈送禮品。楊公笑逐顏開,特別是打球打到興奮時,就要脫掉外套,展示徒弟特意贈送的高檔體恤。自得之情,難以言表。孫乃征、觀滄海詩曰:
1 z+ p, {- K& z" r% p- Q, K1 f$ i 楊公授徒有手段,徒弟待師不一般。( K9 v2 C8 q1 w: a2 B
請到家里吃攪團,臨走再送好貓煙。1 @* y" p2 N; E9 q
又嫌香煙消耗快,再送一件體恤衫。
" q' i5 {$ ], W/ a$ |. n# Z8 [ 楊公當眾胡顯歡,老婆面前不敢穿。
# ?; a( a* d9 ? 這段玩笑文字公諸網(wǎng)上之后,正在向滄海學打乒乓球的徒弟王芳辰一看,心有所感:莫非我?guī)煾凳橇w慕人家有個好徒弟,既請吃飯,又送東西,這不是在啟發(fā)我嗎?不是在讓我難堪嗎?于是當即賦詩曰:9 C/ _4 r2 f% U+ F
徒弟實在很難堪,師傅要吃又要煙。2 N8 c* J' |/ b2 F
除了這些還不夠,還要一件T恤衫。
* I: M/ J: S: n5 m& f6 l 攪團實在不會做,吸煙有害記心間。
( p6 A" u9 Z3 B6 H2 a T恤倒是很想送,就怕嫂子變了臉。
4 }4 p9 ~% f# m5 B; ? 吝嗇不送也就罷了,還編排出這么一大堆話來,冷嘲熱諷,是可忍孰不可忍,觀滄海賦詩還擊:
9 Y( N- R3 w/ r( u 徒弟拜師禮三件,師徒關(guān)系釘進板。
& ^4 F, y- ^8 l. t, T6 K 不送禮物空口說,沒有誠心閑扯淡。
* @* h/ e" N) t$ q# y" [ ` 孔子授徒要干肉,魯班三年扣工錢。" Q8 [. _/ @ c. U
為防徒弟超師傅,上樹絕招貓不傳。
, I0 F: W8 y5 F9 l8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