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如何評價鄧小平:“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來源: CPC新聞網
薄一波(1908 2007)是資深的革命元老,德高望重,深受黨內外景仰。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他就與鄧小平一起度過了極為艱苦、極其光榮的戰(zhàn)爭歲月;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年代里,他長期在鄧小平直接領導下工作,受益良多;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他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旗幟下,參與黨和國家的領導與決策工作,同鄧小平結下了深厚情誼。
說起鄧小平,薄一波充滿了敬重之情。
一
對于鄧小平,薄一波心儀久矣,然而,直到抗日戰(zhàn)爭初期,兩人才第一次見面。那時,鄧小平和劉伯承率領一二九師,來到晉東南開辟抗日根據地。薄一波常去八路軍總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匯報犧盟會、決死隊的工作,而這兩個領導機關當時都隨一二九師行動,因此也少不了就教于鄧小平。
“十二月事變”后,在八路軍總部指導下,經過整軍,決死一縱隊歸八路軍總部直接領導,三縱隊正式編入一二九師戰(zhàn)斗序列,從此,薄一波直接受劉伯承與鄧小平的領導,因而有更多的接觸,也有更深的了解。
1940年4月,由鄧小平主持,在山西黎城召開冀南、太行、太岳地區(qū)的高級干部會議(通稱黎城會議)。薄一波作為太岳區(qū)的負責人參加會議。鄧小平發(fā)表了重要講話。會議決定成立冀南、太行、太岳聯合辦事處;并將原太北軍政委員會改為太行軍政委員會,鄧小平任書記,薄一波是七委員之一。
1940年8月,薄一波率部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zhàn)。決死一縱隊的二十五、三十八兩個團,在一二九師直接指揮下,作為主力部隊之一,參加了戰(zhàn)役的全過程,同日軍精銳部隊作戰(zhàn)70余次,取得了很大的戰(zhàn)果,還兩次成功地掩護八路軍總部及一二九師師部轉移;當然,也付出了很大的犧牲。薄一波認為:盡管人員大大減少,但部隊的戰(zhàn)斗力有了極大提高。經過百團大戰(zhàn)的鍛煉,決死隊終于“過關”了,開始像八路軍老部隊一樣能打硬仗、惡仗了。在百團大戰(zhàn)的總結中,鄧小平特別表揚了決死一縱隊,指出:“這支年輕的隊伍,在作戰(zhàn)、政治工作、平時訓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表現是好的,和其他老部隊一樣,能夠使指導機關放手使用,完成領導給的任務?!?br />
1942年3月,鄧小平到太岳區(qū)視察工作,詳細了解了閻錫山的61軍勾結日軍,制造磨擦的情況,毅然決定發(fā)起浮翼戰(zhàn)役。戰(zhàn)役由鄧小平指揮,薄一波和陳賡協助。這次反擊作戰(zhàn),沉重地打擊了頑軍的反動氣焰,制止了他們投降日軍的行動。后來在61軍的要求下,進行了談判,訂立了現地作戰(zhàn)協定。諒解達成后,雙方保持了合作關系。
通過近距離的觀察,薄一波感受很深,他說:鄧小平同志親自決策和指揮的浮翼戰(zhàn)役,把自衛(wèi)、勝利、休戰(zhàn)三個原則很好地結合起來,這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學習。
1941年和1942年,對于在華北敵后堅持抗戰(zhàn)的八路軍來說,是八年抗戰(zhàn)中最為艱苦卓絕的兩年。這兩年間殘酷的戰(zhàn)爭和非同尋常的艱苦,鄧小平記憶猶新;薄一波記憶猶新。
1943年1月,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在太行山涉縣溫村召開了高級干部會議,該分局所屬的軍政首長都參加了會議。薄一波又一次見到鄧小平。
會上,鄧小平作了關于五年來對敵斗爭的總結和今后對敵斗爭的方針的報告。關于這個報告,薄一波指出:“通過學習鄧小平同志的報告和總結,我們對建設根據地與對敵斗爭的關系,建設根據地與發(fā)動群眾的關系,抗日戰(zhàn)爭過程中抗戰(zhàn)與建國的關系,統一戰(zhàn)線和階級斗爭的關系,根據地建設中武裝、政權、群眾、黨幾個方面之間的關系,有了更加自覺的理解。”
溫村會議是一次用整風精神總結晉冀魯豫根據地歷史經驗的會議,又是一次全區(qū)深入開展整風運動的會議,會議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基本方針,是晉冀魯豫區(qū)進入恢復與再發(fā)展階段的重要標志。
1943年秋,薄一波等一批重要領導干部前往延安,參加學習和準備參加CPC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鄧小平接替彭德懷,任中共北方局代理書記,留在太行山,主持北方局和晉冀魯豫區(qū)的全面工作。
1945年6月中旬,鄧小平接到中共中央通知,命他赴延安參加黨的七屆一中全會。這時,薄一波才再次見到自己的老首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