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心20年山區(qū)教育的馮雪紅,在長期艱苦的教育實踐中,深深體會到,教育是一種以人育人的群體性行為,“為人師表”在于有“為”。1 J( O( Y' n* ^
馮雪紅對全體教師提出了 “三具備”要求,即具備大愛之心、具備奉獻之心、具備“家政工”技術。她還對青年教師進行基本管護知識培訓。要求小學低段的班主任老師掌握縫補技術、簡單的包扎技術,年輕教師由年齡大的女教師或懂得醫(yī)務知識的教師手把手傳授技能,使教師變成合格的“代理家長”。
& ~5 B& t! L2 v3 w% j 現(xiàn)任副校長胡坤鴻,曾是馮雪紅的學生。他說:“我能從一個山里娃成為人民教師,到現(xiàn)在學校的管理者,與馮老師博大的愛心、無私的奉獻和閃光的人格魅力對我的教誨、幫助和影響是分不開的。作為馮老師曾經(jīng)的學生,現(xiàn)在的同事,我比誰都清楚,她什么也不圖,她就是愛課堂、愛學生、愛學校?!?/font>
/ i# m. W' `7 s2 L( U, ?& S“愛心是基石,精細是依托,求實是精髓,創(chuàng)新是動力”
馮雪紅立足山區(qū)寄宿學校的特點,積極挖掘寄宿制辦學帶來的多種元素,努力打造寄宿制管理品牌。專家們把這種管理模式稱之為“馮雪紅辦學模式”,其實質(zhì)概括為“愛心是基石,精細是依托,求實是精髓,創(chuàng)新是動力”。: R( M5 B( V1 c4 ?8 Z& T( d1 z. h
馮雪紅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和素質(zhì)養(yǎng)成的需求,給每個宿舍以主題命名。小學階段有“互助間”、“禮儀室”、“自立房”、“儉樸寨”、“勤奮軒”;中學階段有“尚德苑”、“惜時居”“耐挫齋”、“善學吧”等。學生圍繞主題搜集相關格言,每周評選出一名“每周一星”,這些貼近學生心靈與生活的專欄,學生參與積極,內(nèi)容鮮活生動,充分發(fā)揮出寄宿育人的功效。
4 |5 g3 T& c4 j! o 堅守山區(qū)教育20年來,學校先后被評為“教育質(zhì)量先進集體”、“特色學?!?、“教研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馮雪紅先后榮獲“西安市十大杰出女性”、“西安市模范教師”、“陜西省師德標兵”、“全國模范教師”、“全國教育系統(tǒng)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 h: x5 w. O; ]7 [% l
歡迎光臨 秦嶺信息港 (http://nttbt.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